读书心得-胡钰

作者: 发布日期:2016年01月04日 13:40 浏览次数:

 

“童”理心

——正确对待孩子的“成人化错误”案例分析

   今年是我做班主任的第六个年头,是我做初中班主任的第二年,可以说我的班主任龄不算长,但前四年的高中班主任经历却难免让我养成了一些既定思维,而这些惯用于高中生的思考方法,给我这两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多“过来人”的困扰,但同时,也是这些“困扰”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帮初中孩子的世界,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工作思考。本文是我对自己这两年崭新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总结,和一些小小思考,记录下来希望可以和更多的“同道人”分享,并得到大家的帮助,使我的班主任工作能真正做到“让学生进步,让家长满意”。

    我们的学生现在十三四岁,距离成年还差的很多年,看着他们那清亮的眼睛,和那依然明显的婴儿肥就可以知道,他们还是那稚气未脱的孩子。而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,有种思维就是“不要拿他们当孩子,他们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”,当然,这种想法在很多时候是对的,例如孩子的创造力远高于经过应试训练而思维固话的成年人,但是,这种想法在很多犯错误的孩子身上却是万万不可运用的。下面有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:

    yyf是我班一个个子小小的男生,平时在班级里非常活跃,班级里有什么活动都会积极参加,其他同学有什么烦恼的时候他也很会劝说,是我班很多女生的“男闺蜜”,就是这个看着很小孩子气的男孩,却在一天晚修前,在班级里掀起里轩然大波。那天晚修前,我依旧提前十分钟到班级整顿秩序,做晚修前的思想教育,就在我走到班级后门的时候,就听到班级里一阵骚动,然后zxe从班级里哭着跑了出来,我一把拉住她,想问问事情情况,zxe显然非常激动,一开始哭个不止,我简单的以为她肯定是被班级里哪个调皮男生欺负了,在我的追问下,zxe带着哭腔大声说:“老师,刚刚yyf在班级里和其他同学说cxx闻我下体!”“下体”这个词在我这个女老师的耳朵里听来太过刺耳了,瞬间我的头就大了几倍,血直往头上撞,“yyf给我出来!”我站在班级后门怒吼,完全失去了平日的温和和冷静。来到办公室的yyf一脸的恐惧,但表情中还带着些吃惊,“yyf马上打电话叫你家长过来!马上!”我将手里的手机直直递给他,他显然很吃惊我会叫他家长,连忙辩解到:“老师,我什么都没干!”“没干!你刚刚在班级里说了什么?”我愤怒道。“我就是和wq开了句玩笑!说cxx闻了zxe下体!”“你为什么这么说?”我追问。“刚才cxx的东西掉地上,他低头捡,刚好zxe在旁边,我看到cxx的头碰到zxe下面了,我就跟wq说‘cxxzxe下体......’”“你为什么在班级里说这种话,你知道‘下体’是什么词吗?”“不知道啊!”yyf一脸无辜,似乎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为了一句玩笑这么兴师动众......我看着这个不知悔改的“坏小子”更是气的不想和他讲话,于是我甩给他一句“等你家长来,看你家长怎么说!”很快,yyf的父母都来了,我让yyf自己把事情讲给他父母听,他的家长听了事情的经过也是生气异常。话题一直围绕着“下体”这个词,这时候的我已经由刚刚的愤怒,平息了很多,听着yyf父母对他的训斥,我听到yyf说的最多的就是“我就是开了句玩笑,没想那么多!那个词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,总能听到别人讲,我就跟着说了......”这是我在一旁听到最多的一句辩解。我似乎突然间明白了,其实在yyf心里,这真的只是一句玩笑而已,他应该没有意识到在班级那么公开的场合里说“男生闻女生下体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,或者说他并没有意识到,这句玩笑会对同学的名声造成怎样的影响,所有的出发点只是因为,平时他对“下体”一词在大人世界的讳莫如深的好奇,以及制造话题后会招来的同学们赞许的目光。由此,我想到了一个存在于儿童世界的偷拿东西现象,家长们看到小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,总是会非常担心,以至于要担心孩子是不是将来会有很大几率成为小偷,而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,孩子偷拿东西,绝非成人所谓的偷,而是出于对未知东西的好奇得不到满足才为之,大人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太过担心。由此我又想回yyf事件,也许真的是我的处理太成人化了,以为这么小的年纪就公开谈论女生下体是很龌龊的事情,其实是我的心理太不“阳光”了。想到这我开始劝解yyf的父母,然后直接把下体一词的内涵,以及在现在中国的道德体系中,这个词的敏感性讲给他听,告诉他,玩笑可以开,但是不能以伤害别人的名誉做代价,更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捏造一些事实,这不但伤害同学,更是为法律所不允许的......讲到这些,我发现刚刚一直在为自己辩解的yyf变得没有话说了,说明我说的话他听懂了,最后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示意下,yyf主动向zxe同学道歉。

    这个事件让我一直难以平静,它让我想起这之前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,都太习惯的用大人社会的道德观去标记学生了,其实孩子就是孩子,不管他们每天嘴里蹦出多少大人的话,我们都不能就此判认定他们已经具有了大人的思维。任何一个问题的背后,都是孩子对成人世界不理解,盲目的模仿,再加上周围同龄人不明就里的附和甚至鼓动,孩子就会觉得说一些或做一些大人的话和事是很“风光”的,久而久之“破窗效应”一旦形成,他们就会更加口无遮拦、行为乖张。而面对这种情况,如果我们老师带着道德的判断去定位学生的行为,必然会造成对学生行为的不理解和无法容忍,从而影响老师们客观的立场。所以,老师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前提,应该是不以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评判学生。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,都应该有颗“童”理心,用孩童的心理去揣摩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,更要理解产生错误的“合理性”,再以平和的心态引导他们从“错误”走向“正确”。

 

温州市娄桥外国语学校 © 版权所有  学校地址:温州市瓯海区瓯海大道新区府旁  浙ICP备15005278号 技术支持: 捷点科技
友情链接: 中国禁毒展览馆 | 浙江禁毒网 | 中国反邪教网

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642号